NY_T 1485-2007 香蕉穿孔线虫检疫检测与鉴定技术规范
ID: |
E6E29EA8C8524ED8BE37C351E3F3C622 |
文件大小(MB): |
0.91 |
页数: |
13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8-13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B 16 NY,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1485-2007,香蕉穿孔线虫检疫检测与鉴定,技术规范,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for Radopholus similis (Cobb) Thorne,20077278 发布2008-03-01 实施,片!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NY/T 1485—2007,刖 自,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附录E和附录F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植物检疫站、北京市植物保护,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福祥、谢辉、吴仕豪、项宇、曹莉、张建华、周春娜、吴立峰、朱莉,I,NY/T 1485—2007,香蕉穿孔线虫检疫检测与鉴定技术规范,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香蕉穿孔线虫(.Radopholus similis)的检疫检测和鉴定方法〇,本标准适用于本行业对植物、植物产品、土壤和其他植物生长介质中的香蕉穿孔线虫的检测和鉴,定,■ ' 一 - ■ ■,2术语、定义,■ .?一,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生长介质 growing medium,植物的根系在其中生长或用于此目的任何物质,2.2,检验 inspection,由官方对植物、植物产品或其他限定物进行直观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有害生物和(或)是否符合植,物检疫法规,2.3,检测test,为确定是否存在有害生物或为鉴定有害生物而进行的除肉眼检查以外的官方检查,3原理,■.二.,」 ■ :,:,香蕉穿孔线虫的形态学特征(见附录A)及其寄主范围、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为害症状和传播途,径(参见附录B)是本标准的依据,4仪器、用具及药品,4.1 仪器、用具,采样用具:铲、枝剪、砍刀、聚乙烯塑料袋、油性笔、标签、记录本等,线虫分离用具:漏斗(直径10 cm.14cm)、乳胶管、止水夹、浅筛盘、网筛(20目、400目)、离心机、试,管、培养皿、面巾纸、漏斗架、离心机等,标本制作、鉴定仪器和用具:解剖镜、光学显微镜、凹玻片、平玻片、盖玻片、玻璃丝、酒精灯、恒温水,浴箱、电热板、吸管、挑虫针、镶子、干燥器等,4.2 药品,40%甲醛、甘油、90%乙醇、蒸储水、苯酚、乳酚、中性树胶、石蜡、硅胶、氯化钙、蔗糖、硫酸镁,(MgSCX)、高岭土等,5现场检验和抽样,5. I现场检验,在种植、销售场地,对香蕉穿孔线虫的寄主植物进行调查,观察其生长状况,对地上部分表现附录B,所述症状的植株,采集其根部及根际生长介质;若地上部无明显症状表现的,则随机抽取部分植株,观察,1,NY/T 1485—2007,其根部生长状况并取样,5.2抽样,5.2.1 地栽植物的抽样,当田间或温室(大棚)内地栽的植物没有明显症状表现时,可采用对角线、棋盘式和平行跳跃式取样,方法,确定取样点,在lhm2.2hm2的地块上至少取20个.30个点。在取样点的植株根部,铲去表层,土壤、杂草和其他杂物,取营养根!0 g.20 g,根际土壤!00 g.200 g,将各点土壤混合均匀后,倒去部分,土壤,保留1 000 g.2 000 g 土壤作为1个土样,根放在ー起作为1个根样。对香蕉,可以采集根部距假,茎5 cm.15 cm的根和距地表5 cm.25 cm 土层的根际土壤;其他植物,可根据根系的深浅,采集营养根,或须根及其周围土壤。当田间或温室(大棚)内地栽的植物表现明显症状时,在发病点的病株根部,采集,表现症状的根及其周围的土壤,5.2.2 盆栽植物的抽样,对盆栽植物,当无明显症状表现时,随机抽取长势相对较弱的植株,采集其根和根际介质(或土壤),抽样率按植株数>10 000株(盆)抽3%.5%,植株数100株.10 000株(盆)抽6%.10%,植株数V100,株(盆)抽样最低数不少于10株(盆),每株(盆)采集根5 g.10 g和根际介质(或土壤)50 g.100 g,每40,株.50株(盆)植物的根和根际介质(或土壤)分别混合成1个根样和1个土样。当抽样数少于!00株,(盆)时,至少组成2个混合样品。当盆栽植物表现明显症状时,可以采集整个病株的根系及其周围的介,质(或土壤)作为ー个独立的样品,5. 2.3抽样记录,采集的样品放在塑料袋中封好袋口,贴上标签,防止不同样品相混,并将现场抽样结果填入《表1,植物有害生物调查抽样记录表》(参见附录〇 o,5.3样品保存,采集的样品若不能及时分离,可将样品放在20℃.25°。的室内,将袋口打开透气,并注意保湿和避,免阳光照射,样品保存时间不要超过1个月。 I,6实验室检测鉴定,6. 1样品中线虫的分离,根据样品类型和实验室条件,按照附录D中的一种或几种方法分离样品中的线虫,6.2 线虫鉴定标本的制作,参照附录E中的方法,将分离得到的线虫杀死、固定,制成标本鉴定,6.3 线虫的形态鉴定,在显微镜下对线虫标本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测量和记述,并与附录A记述的香蕉穿孔线虫形态,特征比较,7结果确定,以雌、雄虫的形态特征为依据,符合附录A记述的形态特征的线虫可确定为香蕉穿孔线虫。将实,验室检测鉴定结果填入《表2植物有害生物样本鉴定报告》(参见附录F)o,8标本保存,经鉴定为香蕉穿孔线虫的标本,参照附录E制作成永久玻片保存,或热杀死后置于固定液中长期,保存,并注明标本的寄主植物、采集时间、采集地点、采集人、制作时间和制作人等,2,NY/T 1485—2007,附录A,(规范性附录),香蕉穿孔线虫分类命名和形态特征,A. 1分类命名,■ . ……
……